“裘皮、毛皮、皮草”三個詞生活中經(jīng)常聽到,我們也附和著高談闊論,凸顯我們的高層次??墒切』锇閭兡苷f清楚都是啥么?
“裘皮應(yīng)該是指一種動物的皮吧”
“裘皮是不是很貴的皮草啊”
大家對其中裘皮最不大理解,覺得很專業(yè)。
裘皮是出現(xiàn)最早的最傳統(tǒng)的叫法,也是“高貴”的叫法。在老祖宗老祖宗老祖宗的時候,就有這個叫法。甲骨文中就有“裘之制毛在外”的說法,意思就是說,制作“裘衣服”的時候,皮在內(nèi)里,毛露在外面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皮草。
毛皮其實是裘皮的通俗叫法。乍一聽起來,感覺裘皮是高貴的象征,毛皮是下里巴人似的,其實沒有這么回事。只是書面語與口語的區(qū)別而已,兩者是可以互相替換的。
皮草,實際上是更為通俗的叫法了。就比如叫鄰家小孩“二狗子”似的。
可是為什么叫皮草呢,感覺動物的毛皮和“草”風(fēng)牛馬不相及??!這其中有若干說法,其中最盛行的是說舊社會的中國,南方有好多做裘皮生意的商人。
大家知道,裘皮季節(jié)性非常強(qiáng),只是冬天生意火爆天夏天則門庭冷落,于是這些商人夏天便做草席生意。久而久之就有了皮草行一說了。現(xiàn)代媒體的傳播使得“皮草”更有了新鮮的意味,所以皮草搖身一變就成了時髦的稱謂了。